电商自建物流不行?无人机带来另一种可能 | 中国物流律师网 发布时间:2015/1/26 点击次数:1517 |
近日网上在流传一些关于“马云对不对,京东行不行”的讨论。 起因是马云的一段话:“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……你知道京东现在多少人吗?5万人!阿里巴巴是慢慢长起来的,现在才23000人。收购加起来是25000 人。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做快递?现在京东5万人,仓储将近三四万人,一天配上200万的包裹。我现在平均每天要配上2700万的包裹,什么概念,中国十年之后,每天将有3亿个包裹,你得聘请100万人,那这100万人就搞死你了。”(编者注:刘强东1月17日表示2015年1月京东员工已超过7万人) 马云算的账未必是危言耸听 另一个电商公司亚马逊,也已经被物流配送占用的人力成本纠缠得非常狼狈。 一位网友称,“跟亚马逊送货大叔聊天,说免运费标准涨到99元后,订单雪崩式减少。配送站给的底薪很低,快递员全靠送件提成挣收入。现在免运费标准翻倍,送件提成却未相应提高,很多快递员都做不下去了。大叔说,亚马逊配送站从运货筐到电瓶车都得配送员自己出钱买,POS机陈旧难用,唯一好处是给交社保。” 无论是马云的无心之语还是送货大叔的吐槽,都折射出一个问题——电商要扩张,快递员要生存,自建物流所耗费的人力成本已经成为电商规模发展的瓶颈。 在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时代,加上运单量有限,人口红利为电商扩张解决了关键的配送问题。随着人口红利消失,人力成本一再提高,自建物流模式就会暴露出一些新问题,这些新问题需要新的模式或者更先进的技术来解决。 在目前以快递员为核心的物流体系里,马云的这种算法可以说无懈可击。但科技是日新月异的,用今天的标准去评判未来的事情,多少有点“刻舟求剑”的意思。 事实上,碰到痛处的亚马逊已经开始在美国发展无人送货机。这种物流无人机使用GPS导航,只要包裹重量在5磅之内(这个重量涵盖了亚马逊86%的订单),且目的地距离亚马逊的物流中心不超过10公里,则物品将在下订单后半个小时之内由无人机送到用户手中。 此外,早在2013年底,EMS、UPS、DHL、FedEx等国际知名的快递公司也表达过要加入无人机配送包裹的阵营。 |
上一篇: 咋应对物流“跑路”?这里有招儿 下一篇: 传统企业“触网”焕发新活力 电商生态圈酝酿形成 |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 【 打印本页 】 【 关闭窗口 】 |
扫描关注微信